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日本针对儿童遭受性暴力的保护举措及启示
    郑琳
    日本问题研究    2022, 36 (5): 71-80.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22.05.007
    摘要7803)      PDF(pc) (5420KB)(59)    收藏
    2020年,日本政府出台了《加强打击性暴力与性犯罪的方针》。基于这一方针,日本文部科学省为避免儿童成为性暴力的加害者、被害者或旁观者,决定从四个方面加强相关举措,具体为:开展生命安全教育;制定《教职员性暴力等防止法》,严厉处分对学生实施猥亵行为的教师;完善学校的咨询体制;加强社会启蒙教育。日本为防治儿童遭受性暴力而采取的具体举措,可以为我们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一些借鉴与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日本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特点分析
    胡方,曹情
    日本问题研究    2016, 30 (4): 1-10.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6.04.001
    摘要1533)      PDF(pc) (3042KB)(1749)    收藏
    日本是全球第三大电子商务市场,其发展起步晚、速度快、市场成熟度高,其发展状况和趋势对世界市场,尤其是邻近的中国市场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文章总结了日本电商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其发展特点和影响因素,总结了日本电子商务发展的经验教训。可以对日本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有更深一步的理解,为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一点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7)
    3. 从《人间失格》看大庭叶藏对人际关系的不信任感
    解礼业,刘洁
    日本问题研究    2016, 30 (2): 56-62.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6.02.007
    摘要1381)      PDF(pc) (3320KB)(506)    收藏
    《人间失格》是日本著名作家太宰治的代表作之一。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大庭叶藏童年、青少年和成年这三段时期的人生经历,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勾勒出了他一步步“丧失为人资格”、走向自我毁灭的过程。文章依据心理学中关于信任的研究和理论,通过对作品中三组重要关系(即大庭叶藏与其父亲、同伴堀木正雄、妻子良子)的分析与考察,揭示大庭叶藏“对人类的恐惧”本质上源于对人际关系的不信任感,指出该作引发人们思考“应该如何存在”的现代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
    4. 日本对“跟踪纠缠”行为的处罚及启示
    郑琳,晋涛
    日本问题研究    2021, 35 (5): 72-80.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21.05.008
    摘要1364)      PDF(pc) (5673KB)(208)    收藏
    日本的《跟踪纠缠处罚法》是基于1999年发生的凶杀案为契机制定的,自2000年制定《跟踪纠缠处罚法》以来,每当发生新类型的跟踪纠缠事件后,不得不予以修订。这部法律迄今为止分别于2013年、2016年、2021年共修订了三次。第一次修订将发送电子邮件行为纳入处罚对象中,第二次修订内容包括加强处罚SNS相关的跟踪纠缠行为,第三次修订添加了处罚在没有得到对方允许的情形下,通过定位设备获取位置信息以及未经对方允诺安装定位设备的行为。日本制定《跟踪纠缠处罚法》与三次修订的具体内容,以及从立法、官方和民间机构合作等形式解决跟踪纠缠问题的做法,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新冠疫情对国际政治和中日关系的影响
    吴怀中
    日本问题研究    2020, 34 (5): 33-42.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20.05.004
    摘要1234)      PDF(pc) (6158KB)(184)    收藏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对国际政治形势造成重要冲击,并进而对中日关系产生复杂影响。疫情对世界格局及全球化具有正负作用,使全球霸权国即美国遭到较大负面冲击,激发大国关系复杂化及地缘政治博弈加剧,这些宏观环境的变化总体上对中日关系的负面影响较为明显。疫情下,中日关系获得短期利好因素:首先,共同 “抗疫”与应急合作曾部分改善中日相互认知与国民感情;其次,促进中日加强合作,以重振遭受疫情重创的经济;再次,中日对国际形势的某些共识与相互理解增多。但同时,此次疫情给中日之间各层级交流带来干扰,严重打乱两国关系回暖升温节奏,并且疫情下的日本战略异动带动中日关系摩擦显现、“变调”受挫:首先是日本经济安全政策调整对两国经贸关系造成影响;其次是日本安全防卫政策更新有碍中日建设性安全关系构建。鉴此,中日应通过抗疫合作契机,改善相互认知,推动全球治理与区域协作,深化经济融合,坚守共识,守正前行,续写中日新时代关系篇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当代日本女性的婚姻观浅析 ——以近年来的三部热播日本影视剧为例
    刘冰
    日本问题研究    2019, 33 (4): 36-44.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9.04.005
    摘要1172)      PDF(pc) (4355KB)(162)    收藏
    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女性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当代日本女性的婚姻观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征。越来越多的女性成为晚婚族甚至不婚族,婚外情也愈演愈烈。此外,职场女性日益增多,而家庭与事业难以兼顾的矛盾又进一步导致女性的晚婚及不婚趋势。这些现象与日本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历史文化传统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也反映了日本女性因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增强而导致的婚姻观念的变化,以及人们对初始集团“家庭”功能的需求日益集中于满足高层次的情感性需求的现状。近年来,三部最具人气的日本影视剧《不结婚》《昼颜》《花芯》,较代表性地反映了当代日本女性婚姻观的现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西原借款与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卖国贼”身份再考
    孙志鹏
    日本问题研究    2020, 34 (3): 37-46.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20.03.005
    摘要1150)      PDF(pc) (5376KB)(96)    收藏
    在近代日本推行大陆政策的过程中,“二十一条”是日本“北守南进”侵华图谋的重要实践。大隈内阁的武力侵华失败之后,寺内内阁转换策略,以西原借款为中心极力推行经济侵华,网罗了大量“二十一条”都不曾获得的新利权,在此过程中,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人与有力焉。五四前后,反日派指证曹、陆、章“卖国”的证据既有符合事实者,亦有以讹传讹者,而曹、陆、章自辩“无回扣”“收回山东利权”之言辞,既经不住事实的检验,亦经不起逻辑的推敲。故而,西原借款既是坐实曹、陆、章“卖国贼”身份的主要证据,也是上承“二十一条”、下启五四运动的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日本一村一品运动走向世界 对中国乡村振兴的启示
    张婧
    日本问题研究    2019, 33 (5): 57-66.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9.05.007
    摘要1135)      PDF(pc) (5369KB)(233)    收藏
    日本一村一品(OVOP)运动持续了半个多世纪,并成功地影响了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其经验对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通过整理中外文献,结果表明:日本OVOP运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并行、相互补充促进,人的培养和振兴是其核心和灵魂。借鉴日本和中国一村一品运动的得失,中国在乡村振兴建设中,在理论上需要构建起中国特色乡村振兴理论体系。在实践中,围绕“人的精神振兴和创新”,以产业兴旺为突破口,最终实现自然、人、社会、城乡等要素的同步和谐可持续发展。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乡村振兴理论构建是前提,产业兴旺是基础,三产融合城乡共同发展是核心,优化教育实现农业农村文化复兴是关键,完善机制实现社会全面发展是保障,开展国际合作则是必要补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日本智慧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
    李彬1,王冠宇2
    日本问题研究    2020, 34 (6): 15-23.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20.06.003
    摘要1093)      PDF(pc) (4890KB)(452)    收藏
    近年来,中国将智慧旅游列为重点发展与积极拓展的领域。研究日本智慧旅游所采取的利用ICT技术(信息和通信技术)推进、制定智慧观光城市项目、利用网络数据掌握游客动向、借助旅游线路信息掌控游客行动、开办艺术旅游社交网站等措施,特别是日本智慧旅游典型城市函馆市建设SAVS(Smart Access Vehicle System)智慧交通系统经验,值得中国借鉴学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日本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考察
    张玉来,常宇
    日本问题研究    2021, 35 (6): 1-15.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21.06.001
    摘要1052)      PDF(pc) (6865KB)(231)    收藏
    新冠疫情冲击之下,2020年日本职场女性自杀人数突然出现大增,该现象显然与日本政府近年力推的所谓“女性活跃”政策背道而驰。无独有偶,在2021年全球性别差距指数报告中,日本位列156个国家的第120位,与其发达国家地位形成较大反差。那么,日本社会是否存在严重的性别歧视问题呢?聚焦日本的劳动力市场,通过导入庆应义塾大学的“日本家庭收支跟踪调査(JHPS)”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定性分析,考察得出结论是日本劳动力市场确实存在较严重的性别歧视问题,它主要体现在3个层面:传统的家庭性别分工阻碍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女性人力资本积累薄弱、统计性歧视导致的工资差异等。而且,这3种形式的性别歧视还会相互交织、相互促进,形成歧视的代际传递。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饮食、文化与国族认同:社会史视角下日本料理的形成与变迁
    施超
    日本问题研究    2022, 36 (1): 69-80.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22.01.008
    摘要1027)      PDF(pc) (6901KB)(220)    收藏
    食物具备呈现集体意识和表述集体认同的作用,也能够作为“我是谁”的判断和解释。从中世传统的大飨料理、怀石料理到近世的折衷料理、战时的军事饮食体系乃至现代的“洋中和”多元料理,日本饮食体系在演变与建构的历史过程中受到国家政治、知识技术、帝国主义和经济扩张等驱动力共同模塑的影响。作为民族料理的典范,现代日本料理在承袭自中世以来各历史时期的饮食文化传统内核之基础上,也透过产业和文化政策的论述引导而成为认同的依据与工具,并最终达成了对内建立集体意识与国族认同、对外建构国家品牌与形象的目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日本的“过劳”与“过劳死”问题:原因、对策与启示
    胡澎
    日本问题研究    2021, 35 (5): 1-9.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21.05.001
    摘要1002)      PDF(pc) (5721KB)(386)    收藏
    因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心理压力过重等导致长时间疲劳状态,继而引发一系列身心健康问题的“过劳”以致危及生命的“过劳死”现象由来已久。日本是西方国家中“过劳死”现象高发的国家,特别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过劳死”事件频发,引发社会各界关注。终身雇佣和年功序列制度、性别分工模式、非正规雇佣劳动者的生存困境、日本企业根深蒂固的“加班文化”等是“过劳”产生的主要原因。为防范这一严峻的社会问题,日本政府和民间采取了多种对策,包括:充实和完善防范“过劳死”的相关法律,细化“过劳死”工伤赔偿认定标准,普及正确的劳动观,推进工作方式改革等,这一系列对策使得日本的“过劳”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日本的“过劳”和“过劳死”对策对中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德川幕府末期日法关系的演变
    张兰星
    日本问题研究    2021, 35 (2): 60-71.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21.02.007
    摘要982)      PDF(pc) (6025KB)(162)    收藏
    在19世纪中期以前,日法两国鲜有交集。德川幕府锁国后,日本更是只与荷兰保持联系。因此,19世纪当法国人出现在日本海周围时,令日本幕府稍感意外。对于日本,法国一直想显示其欧洲大国的地位,展示其军事强国的形象,实际情况却是法国始终跟随英国、美国步伐,较晚才签得对日条约。在发展对日关系上,法国人为争取更多权益,排挤英美势力,一度选择支持封建的德川幕府。尽管如此,基于日本、英国、法国之间各种因素的制约,日本幕府与法国的关系不但没有达到双赢,反而日渐走向衰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丝绸之路对日本文化形成的历史影响
    蔡凤林
    日本问题研究    2017, 31 (6): 35-42.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7.06.005
    摘要977)      PDF(pc) (1152KB)(690)    收藏
    丝绸之路最初的涵义是指以丝绸为主要交易品的东西方贸易通道,后来人们将其功能及意义扩及政治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等多方面内容上。丝绸之路对日本古代文化的丰富和发展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全面系统地研究丝绸之路对日本古代文化产生的积极影响,有利于增进日本社会对中国“一带一路”计划的理解和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盟国占领时期美国对日文化外交的滥觞
    田庆立
    日本问题研究    2017, 31 (4): 1-9.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7.04.001
    摘要974)      PDF(pc) (965KB)(400)    收藏
    盟国占领时期的日美关系处于一种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特殊状态,美国基于自身国家战略利益的考量,在应对所谓共产主义势力威胁之际,为确保对日占领的顺利实施,也推行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文化外交举措,并为其后日美关系的顺畅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巩固和确保美国在占领时期的改革成果,洛克菲勒三世在访问日本后撰写的《美日文化关系报告书》,在战后日美关系的文化交流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划时代意义。报告书中规划的长远目标为推动美国对日文化外交的深入开展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一带一路”框架下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的 可行性与模式选择
    孙丽,张慧芳
    日本问题研究    2019, 33 (2): 13-22.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9.02.002
    摘要974)      PDF(pc) (4833KB)(278)    收藏
    作为当今世界两大主要经济体,中国和日本两国在经济领域存在着显著的合作空间。随着日本对“一带一路”倡议态度出现的积极转变,中日两国揭开了在第三方市场进行合作的新篇章。虽然仍然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但中日双方在第三方市场进行合作,不但有助于改善中日政治关系,而且有助于实现双方经济领域的互利共赢。中日在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支持和经贸往来三个方面存在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可能性,利用合作博弈模型对“一带一路”框架下中日在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效果进行分析,提出推进中日在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四种模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文明开化”政策与明治日本国家“文明体”建构特点
    李姝蓓1,2
    日本问题研究    2019, 33 (4): 29-35.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9.04.004
    摘要969)      PDF(pc) (4256KB)(136)    收藏
    国家作为行为体,由显性的“组织体”与隐性的“文明体”交织构成。“文明开化”作为日本明治维新三大政策之一,配套“富国强兵”“殖产兴业”等国家“组织体”建设,成为近代日本国家“文明体”建构的重要内容,自上而下改变了日本民众的观念意识,对于明治日本的近代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迄今为止,对于明治维新及其“文明开化”政策的研究多集中在历史学领域,在其基础上引入心理文化学理论工具聚焦“文明开化”政策,可发现明治日本国家“文明体”建构三大特点,即强调“神国”“皇国”优位的绝对性;重视国家间的序列性;建构封建军事资本主义国家的迷幻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二战后日本高等教育政策的演变路径及其启示
    韩涛, 胡楠
    日本问题研究    2021, 35 (6): 34-40.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21.06.004
    摘要944)      PDF(pc) (4385KB)(167)    收藏
    日本的高等教育在二战后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制度确立期、急速发展期、停滞调整期和二次扩张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高等教育政策的演变路径,在立足于本国国情,吸收他国经验,做好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重视发挥政策的指导性作用,积极开展政策分析;及时调整高等教育的发展重心,确保与经济同步发展等方面,对中国高等教育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中日女大学生就业、婚育及家庭意识比较研究
    崔迎春1,普书贞1,张哲晰2
    日本问题研究    2017, 31 (1): 23-33.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7.01.004
    摘要941)      PDF(pc) (5008KB)(916)    收藏
    通过在中日两国大学进行的问卷调查数据,对中日两国女大学生的未来理想生活模式、就业、婚育及家庭意识做了实证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日本女大学生对未来理想生活模式的看法虽然呈现多样化发展,但她们不认为应该像男性那样为承担养家责任而就业,同时在分担家务及育儿劳动方面,男性仅仅作为女性协助的意识也没有改变。而中国女大学生作为社会职业角色的责任感较强,在就业、婚姻、家庭等方面的性别平等意识高于日本女大学生,但她们仍重视自己未来作为母亲的角色,在工作与育儿产生矛盾时,选择后者的可能性较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
    20. 《青头巾》的中日文化渊源及佛学旨归
    张震
    日本问题研究    2016, 30 (2): 63-72.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6.02.008
    摘要928)      PDF(pc) (5438KB)(341)    收藏
    日本志怪小说《青头巾》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和宗教意义,其“青巾”、“证道得脱”的主题有明晰的佛教文化传承谱系,是日本江户时代的中日两国民间传说、市井文化和佛教思想交汇融合的集中体现;通过对“佛法与情欲的冲突”、“禅密冲突”等既有观点的进一步反思,在回答大谷雅夫教授三个诘问的基础上,认为该小说是以“佛魔一如”思想为核心,以教人不断破除欲执、语执、法执为根本旨归的“佛教叙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
    21. 探微日本明治改历
    李卓
    日本问题研究    2018, 32 (2): 28-35.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8.02.004
    摘要925)      PDF(pc) (4557KB)(216)    收藏
    改历是日本明治初期“文明开化”的标志性事件之一。在此之前,旧历在日本使用了近一千三百年,分为使用汉历与使用和历两个阶段,体现了中国传统历法对日本的深远影响。明治改历是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欲尽快融入西方世界的大背景下,为摆脱财政困境而孤注一掷的冒险。其结果,既节省了政府的财政支出,也收获了文明开化的好名声。而“粗暴的改历”完全无视千百年来的旧历传统,让日本民众为历法突然间的“脱亚入欧”付出了代价。考察145年前明治改历的过程,对于评价明治维新的得失很有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2. 日本的皇位继承制度与《皇室典范》
    李卓
    日本问题研究    2016, 30 (6): 1-7.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6.06.001
    摘要909)      PDF(pc) (1020KB)(718)    收藏
    《皇室典范》是基于宪法制定的天皇皇位继承等有关皇室事务的法律。明治时代出于建立天皇专制主义政权的需要,于1889年颁布的《皇室典范》结束了皇位继承混乱无序的历史,作为与宪法具有同等效力的最高法规,确立了天皇至高无上的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根据新宪法制定的新《皇室典范》,天皇的地位和性质发生了本质变化,但在皇位继承制度方面依然沿袭了明治《皇室典范》的基本原则。这一战后改革不彻底的后果,束缚了皇室的发展,也是当今日本皇室出现继承危机的根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
    23. 日本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古代东亚社会
    蔡凤林
    日本问题研究    2019, 33 (1): 70-80.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9.01.007
    摘要903)      PDF(pc) (5839KB)(251)    收藏
    二战结束以前,受皇国史观的控制,日本史学界的主流态势是基于军国主义分子宣扬的日本的“神国”性,强调日本国家、民族形成过程的独自性,而将日本历史作为东亚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广阔的东亚历史视域下研究日本社会发展史的研究者极少。二战结束后,受民主化社会思潮的影响,并出于理性把握日本的历史和未来的目的,关于日本历史的发展形式,日本史学界打破以往的“独善”史观,开始较客观地阐释日本历史与古代东亚历史之间的关联性和互动性。古代日本国家的形成,是在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国际环境影响下形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4. 日本的语言政策演变路径研究
    韩涛
    日本问题研究    2016, 30 (2): 73-80.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6.02.009
    摘要902)      PDF(pc) (4262KB)(589)    收藏
    日本是目前世界上少有的民族、国民和语言的构成相对单一的国家。然而,一百多年前,处于幕藩体制下的日本列岛还是一个由68个藩国组成的语言(口语)不通的列岛。日本的语言政策在这一百多年间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是值得研究和深思的。通过从(1)“国语”的出现和确立;(2)国语(标准语)的推广和普及;(3)战后的国语改革;(4)日语的国际化这四个方面梳理这一百多年来日本语言政策的演变路径,有助于了解日本的社会变革以及语言文化变迁,并从中获得历史启迪。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
    25. 政策视域下大萧条时期的日本农业危机
    孟明铭
    日本问题研究    2020, 34 (6): 36-45.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20.06.005
    摘要900)      PDF(pc) (5864KB)(376)    收藏
    与欧美国家不同,日本在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大萧条中受创最为严重、受害表现最为突出的领域是农业。这场农业危机并不完全由外来冲击所导致。日本政府在危机爆发前的部分经济政策,对于农业发展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使其成为经济体系中的短板。危机爆发后,政府在处理农业问题时又受到日益崛起的军部法西斯势力影响,其施策非但没有拯救农业,反而进一步加速了旨在扩军备战的农业统制经济体制的形成。梳理文章,可以管窥日本政府对农村经济在资本主义发展中位置、作用的认识及基本治理理念,其中某些经验教训,对于后发国家的现代化事业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6. 众多失格的人:《人间失格》的叙事伦理
    范静遐
    日本问题研究    2018, 32 (1): 69-74.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8.01.008
    摘要870)      PDF(pc) (3201KB)(326)    收藏
    《人间失格》是日本战后著名无赖派作家太宰治最有影响的一部代表作。重点通过对《人间失格》的叙述者与小说中的主要出场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伦理关系的分析,揭示出隐含作者如何借由叙述者的自身故事叙述表达作者的真实意图,即他的伦理价值取向,又是如何引导读者进行伦理判断,进而启发读者对其叙事背后的人性展开思考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7. 和辻哲郎“风土论”与“伦理学”内在关系探析
    耿子洁
    日本问题研究    2017, 31 (1): 10-15.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7.01.002
    摘要856)      PDF(pc) (1004KB)(634)    收藏
    和辻哲郎(1889年-1960年)是日本著名的伦理学家、哲学家和思想家,其核心思想有两个重要分支:风土论和伦理学。《作为人间学的伦理学》(1934年)与《风土——人间学的考察》(1935年)的最终出版,标志着和辻哲郎思想的初步形成。风土论与伦理学两者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在早期风土论的相关论述中,和辻哲郎的核心哲学结构仍停留在“意向性结构”,直到在伦理学领域逐步确立自己独特的“间柄”结构,完成了从意向性结构到间柄结构的转向,他才完成了自己对风土论的修改。但是风土论与伦理学面临着许多质疑,笔者认为,如果说风土论是以伦理学为方法论来对世界各民族及其文化进行理解的产物,那么风土论的问题就反映了作为其理论基础的伦理学中的根本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8. 论日本武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张如意
    日本问题研究    2021, 35 (4): 66-71.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21.04.007
    摘要840)      PDF(pc) (522KB)(497)    收藏
    日本自1192年镰仓幕府开始到1867年江户幕府结束,一直是由武士掌握政权,形成了日本古代社会一种独特的社会形态,即所谓武家社会。武家社会不仅为武士道的繁殖生长提供了土壤条件,而且孕育了日本独特的精神文化。时至今日,它对日本社会以及日本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习惯都发挥着重要影响。循着历史的脉络,对日本武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进行线性的梳理和归纳,进而明确日本武家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9. 日本新年号“令和”及其政治考量
    冯晶1,2
    日本问题研究    2019, 33 (4): 45-51.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9.04.006
    摘要828)      PDF(pc) (3983KB)(192)    收藏
    自从明仁天皇宣布退位以来,日本的新年号问题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日本政府宣布年号为“令和”,平息了各种猜测,也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按照日本官方解释,“令和”源自日本典籍《万叶集》,词义为“美好而和谐”,但是,围绕其出典、释义却出现了诸多阐释与争议。这些议论一方面折射出日本民族在文化、社会意识方面的变迁,同时也引发人们思考今天的日本在年号选择过程中的政治考量,以及相关层面的思索与焦虑,进而反观平成时代遗留的问题,将对日本国家未来走向产生何种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0. 明治维新与日本近代外交体制的形成
    宋志勇
    日本问题研究    2018, 32 (4): 42-49.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8.04.006
    摘要817)      PDF(pc) (4764KB)(189)    收藏
    日本近代外交体制是在幕末改革和明治维新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在与西方的接触、交涉、学习中建立起来的。它既有西方外交体制的形式,又有日本传统政治文化的传承。日本外交的近代化不是在明治维新中一蹴而就的,幕末近代外交意识的形成,外交机构的初建,外交经验的积累,以及外交人才的培养,都为明治政府的外交近代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明治政府的重视和强力推动,使得日本近代外交体制在很短时间内得以形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
    31. 多边安全合作视野下日本“印太战略”的内涵、动因与影响
    高兰
    日本问题研究    2018, 32 (4): 8-16.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8.04.002
    摘要810)      PDF(pc) (5444KB)(257)    收藏
    自2007年以来,日本“印太战略”日渐成熟,即以多边安全合作为视角,建立以日、美、澳、印等为中心的“印度洋·太平洋”战略,引起印太地区广泛的关注。在研究“印太战略”发展的同时,必须谨慎分析其战略设计中的对抗性成分,积极推进切实可行的共同合作与共同管理,确保印太地区的稳定与繁荣。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2. 井原西鹤经济小说的内涵——以《日本永代藏》和《世间胸算用》为中心
    勾艳军
    日本问题研究    2018, 32 (1): 75-80.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8.01.009
    摘要809)      PDF(pc) (3231KB)(215)    收藏
    井原西鹤的“町人物”即经济类小说以近世初期社会为背景,讲述了依靠勤劳智慧而发家致富的经验,总结了因奢侈游乐而倾家荡产的教训,并对中下层町人的贫困表现出深切同情,对日益悬殊的贫富差距也有了一定的认知。井原西鹤对金钱万能、贫富分化的认知在逐渐深化,由最初的热情歌颂,发展到矛盾迷茫,最终加以调侃和质疑。尽管其质疑并未上升到明确的理论层次,但仍然为理解那段历史提供了重要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3. 日本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模式与地位演进研究 ——基于附加值贸易的考察
    肖雪1,牛猛2
    日本问题研究    2018, 32 (1): 30-41.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8.01.004
    摘要808)      PDF(pc) (5467KB)(355)    收藏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日本无疑是全球价值链分工的重要获益者,故全面考察日本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模式与地位,可为中国参与GVC分工提供可靠的经验支持。文章基于附加值贸易视角,利用OECD-TIVA数据库构建了GVC参与度与GVC地位指数,并从整体和分行业视角测度日本制造业参与GVC的程度、模式以及在GVC中的地位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从GVC参与程度而言,日本制造业的GVC前、后向参与率均呈现稳中上升趋势。(2)从GVC参与模式而言,日本制造业行业主要借助于前向参与模式嵌入GVC,其GVC前向参与率远高于后向参与率。(3)从GVC地位来看,日本一直在GVC分工中位居较高的地位。但从变动趋势来看,其GVC地位呈现不断下降的态势,其中,中技术制造业下降幅度最为明显,低、高技术制造业次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4. 日本文化资源的传承与海外传播路径
    程永明
    日本问题研究    2016, 30 (3): 67-74.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6.03.008
    摘要785)      PDF(pc) (4549KB)(312)    收藏
    日本文化资源来源复杂,但经选择性汲取、相互融合、嫁接后发展为具有特色的日本文化,日本文化的表现形式“仪式化”且仪式“精神化”、重视内心的直接体验以及注重结果的“唯美化”是日本文化的三个共性特征,而这也正是日本文化易于被民众接受并被持续传承的主要原因。只有在实现了内部的文化传承、积淀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后,才有可能进行文化的外部传播,日本文化资源在海外传播过程中,表现为“传播→反馈→再审视→提升→再传播”的路径,呈现出一种“螺旋式”的海外传播模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5. 从幕末改革到明治维新:连续性与变异性的互动
    宋成有
    日本问题研究    2018, 32 (4): 25-33.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8.04.004
    摘要780)      PDF(pc) (5872KB)(275)    收藏
    1854年-1867年,日本幕府接连推行安政、文久、庆应等三次改革。改革的基本内容为协调幕府与天皇朝廷、诸藩大名之间的关系,建立近代陆海军、引进和制造欧美式的枪炮舰船、开办欧式军事学校、培养欧美式外交和军事人才,力图摆脱落后,走向世界。1868年明治政府成立后,武力推翻幕府,建立中央集权体制,开展了更大规模的近代化改革,日本决定性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不难看出,明治维新近代化基本国策,源自开港后的幕末改革,反映了历史进程中的连续性。但是,在改革总纲、对待不平等条约的态度和建立中央集权体制等方面,明治维新又不同于幕末改革,体现了历史进程的变异性。其原因,在于倒幕运动与维新运动存在着国际背景、近代化进程和人脉机缘上的历史逻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6. 从《竹取物语》看日本平安时期的文化转型
    张如意,刘春柳
    日本问题研究    2018, 32 (2): 43-48.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8.02.006
    摘要775)      PDF(pc) (3178KB)(275)    收藏
    《竹取物语》是日本最早的物语作品,它诞生于日本从“唐风文化”向“国风文化”的转型时期。在《竹取物语》的叙事风格和思想内容中,既包含许多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同时也具有日本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特征。研究《竹取物语》不仅有助于了解日本物语文学的叙事特点,还能进一步认识平安时期日本文化转型的一些特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7. 离岸平衡理论视角下的日本对华制衡战略及其困境
    张新平,李凌羽
    日本问题研究    2017, 31 (3): 10-19.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7.03.002
    摘要768)      PDF(pc) (1138KB)(562)    收藏
    离岸平衡手通常凭借其特殊的地缘位置,通过推卸责任、构筑均势等策略对大陆的潜在霸权进行制衡,维持大陆均势,保证和扩大自身的权力。随着中国的崛起,日本在安全上对中国遏制意识空前增强,并积极采取行动,形成对华制衡战略。在目前的亚太格局中,日本对华制衡所采取的行动符合离岸平衡手的一般模式,即在美日同盟的框架之下寻求推卸责任;借印度、东盟国家等在地缘上制衡中国,以从中寻求自身安全和权力增长;联合亚太众多国家和地区构筑包围中国的均势同盟。但日本的制衡战略也面临诸多困境,其制衡中国的目标并不能实现。中国应在准确把握其战略本质、充分认识其战略困境的基础上积极应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
    38. 日军“造神者” 小笠原长生的军国文学和政治话语
    杨凯
    日本问题研究    2016, 30 (1): 57-70.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6.01.007
    摘要765)      PDF(pc) (7190KB)(125)    收藏
    对日军“造神者”小笠原长生的社会角色,特别是他作为拥有军事与皇族背景的军国主义政治文人属性进行了分析。小笠原利用自己经年所得的写作技巧,制造了一个糅合精致政治话语体系的军国主义文学世界,通过分析其结构和体系,可以一窥此类军国文人之政治思维的内核和矛盾之处。尽管小笠原以创造日军勇于赴死的神话著称于世,但深入其作品所反映出来的一些对人性、信仰、权力与战争的思考,可以体味到在军国主义政治重压下一个军国文人的内心挣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9. 近二十年来国内学界的东北抗联研究
    张琦伟,邹圣婴
    日本问题研究    2016, 30 (6): 56-62.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6.06.008
    摘要762)      PDF(pc) (1001KB)(556)    收藏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及其在东北地区开展的对日斗争活动是中国抗战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坚定意志的体现。长期以来,对于东北抗联的研究是中国学界有关抗战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特别是近二十年以来,相关研究不断拓宽和深入,形成了多个研究较为集中的领域,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有价值的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充分佐证了中国共产党从组织策划,宣传动员到武装斗争等方面领导了东北抗日联军,从而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作了有力注脚;同时,东北抗联及广大爱国民众在抵抗日本侵略的斗争中逐步形成了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雏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
    40. 日俄战争前黑龙会首领内田良平的开战策动
    邵建国,姜瑛
    日本问题研究    2016, 30 (1): 8-16.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6.01.002
    摘要760)      PDF(pc) (4415KB)(392)    收藏
    日俄战争之前黑龙会首领内田良平的开战策动,是战前大陆浪人影响日本政府外交决策的重要例证。内田的开战策动分4个阶段:第1阶段(1897年-1901年)内田四度潜入俄国,出于对俄国的危机感与对俄国国内矛盾的洞悉而强烈主张开战论,由此拉开了大陆浪人开战策动的序幕;第2阶段(1902年)内田良平及黑龙会伺国际局势而动,对俄国采取了绥靖与备战两手准备;第3阶段(1903年-1904年)因俄国拒绝履行从中国东北撤兵的约定,内田再度对俄国持强硬态度。向军部提议作战方略未获采纳后,内田转而为开战煽动舆论,同时在日俄战争媾和谈判时期与政府合作、缓和及引导民众舆论;第4阶段是朴茨茅斯媾和谈判时期,内田与其他对俄强硬团体逐渐划清界限,转而协助政府的媾和政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