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须知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被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期刊订阅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查稿
专家在线审稿
主编在线审稿
编辑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全年目录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服务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39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5-08-25
上一期
政治研究
美军占领统治时期冲绳社会运动生成机制研究
江知莳,胡澎
2025, 39(4): 1-22.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25.04.001
摘要
(
30
)
PDF
(1106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45年冲绳岛战役后,冲绳经历了美军长达27年的占领统治。此间当地社会运动呈现出规模广泛、持续性强与组织结构复杂等鲜明特征。基于政治过程理论的分析表明,冲绳社会运动的动因主要源于美军以军事利益为核心的二元统治模式在意识形态、制度程序与治理绩效等方面所引发的合法性危机。这一统治结构在实践中压制了地方自治空间,加深了民众的相对剥夺感,进而激发出广泛而持续的社会抗争。在此基础上,冲绳社会借助地方自治体系的制度嵌入、跨阶层联合以及灵活的抗争话语策略,逐步形成了兼具广度与制度渗透力的抗争网络。冲绳的抗争经验不仅为理解边缘地区的集体抗争提供了重要范例,也为当代反基地运动与地方自治抗争提供了历史镜鉴。
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教育改革政策的形成
张诚
2025, 39(4): 23-35.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25.04.002
摘要
(
33
)
PDF
(592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二战结束前后,为铲除扭曲日本发展方向的军国主义和极端国家主义,美国制定了一系列对日改革政策,通过“破旧”“立新”,把日本建成民主主义的新国家,其中,教育改革被置于重要地位。战后美国对日教育改革政策的形成跨越了战时与战后两个时期,在经历了战时“温和改革论”和“激进改革论”的争论后,战后形成了“积极改革论”。“四大教育指令”、《美国教育使团报告书》构成了美国对日教育改革政策的核心。清除军国主义、极端国家主义的影响,建立自由、民主且适合少年儿童个性发展的新教育制度,是教育改革政策的基本内容和政策目标。通过这些教育改革政策的落地实施,日本的教育完成了从集权主义向民主主义的转变。
经济研究
以科技创新政策推动基础研究的日本经验
田鑫
2025, 39(4): 36-51.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25.04.003
摘要
(
46
)
PDF
(1104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战后日本在战略上由“贸易立国”转向“科技立国”,高度重视基础研究。为推动和支持基础研究,日本政府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科技创新政策。组织层面,由综合科学技术创新会议进行整体统筹和协调;体制层面,推动科技创新产学官一体化;立法层面,制定《科学技术创新基本法》为根本遵循,并实施五年一个周期的“科学技术创新基本计划”;实践层面,推动基础研究主体法人化、完善科研资助体系。日本政府通过长期规划、聚焦重点领域、响应社会需求、创新驱动、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等手段推动了基础研究的发展,取得了21世纪以来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获奖人数世界第二的成绩。结合中国基础研究面临的问题,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增加基础研究投入、完善科技体制等建议。
社会研究
日本时间银行的实践机制与启示——以NALC为例
肖盼晴,李文琳
2025, 39(4): 52-65.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25.04.004
摘要
(
31
)
PDF
(850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面对日益严峻的养老压力,时间银行作为一种互助式的社会养老模式,正日益受到重视。日本自20世纪70年代起便积极探索时间银行的运作模式,并逐步将其纳入社会养老体系之中。历经多年的发展,日本的时间银行在组织形式与活动设计上已渐趋成熟。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作为日本规模最大的时间银行,NALC(日本积极生活社的简称)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应对挑战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对于中国时间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具体而言,NALC在发展过程中曾面临成员间网络连接不够紧密、相关制度和规范不够完善及互信基础相对薄弱等多重问题。为有效应对这些挑战,NALC通过积极构建紧密的社会关系网络,建立科学的互惠规范及构筑深厚的信任基础等方式,成功实现了社会资本的转化与利用。上述策略显著提升了其组织自身的韧性,进一步更新了组织的维系机制,也为解决类似的发展难题提供了可资镜鉴的实践方案。因此,深入分析 NALC 的运行机制和维系机制,有助于提炼出时间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为社会养老模式的创新与完善奠定基础。
日本数字档案馆建设政策质性分析(2003—2025)
王子睿
2025, 39(4): 66-80.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25.04.005
摘要
(
25
)
PDF
(814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日本高度重视文化资源的数字档案馆建设。自2003年起,内阁通过每年发布《知识产权推进计划》逐步规划并构建了以Japan Search为核心的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与共享体系,具有一定借鉴意义。聚焦2003—2025年共计23份《知识产权推进计划》,基于质性分析工具ATLAS.ti和主题内容分析法,对数字档案馆建设的早期驱动因素、价值取向、策略机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发现,日本政府干预数字档案馆的建设是其国家战略转型、内部需求与国际趋势共同驱动的必然结果,其核心目标在于以文化带动经济增长,构建知识存储与循环体系,提升国际形象。日本通过构建以Japan Search为核心的一元检索平台广泛收录各类数字文化内容,促进数字资源的产业落地与多元应用,推动元数据标准化,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与多方协同并完善法律保障等策略,实现了数字档案馆从早期侧重储存功能向后期强调利用与价值创造的功能演进。日本数字档案馆在顶层设计、国家级平台构建、资源拓展与多元应用等方面为中国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下整合与优化数字文化资源提供了多方面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