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月刊,1964年创刊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大学
编辑出版:《日本问题研究》编辑部
主 编:孟庆瑜
副主编:刘相美
ISSN 1004-2458
CN 13-1025/C
邮发代号:18-502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39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5-02-25
上一期   
政治研究
双重竞争与战争风险:美日同盟新升级的特点与地缘政治影响
王生,杨思恩
2025, 39(1):  1-13.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25.01.001
摘要 ( 49 )   PDF (772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24年4月10日,美日首脑会晤并发表联合声明,美日同盟由此实现新一轮升级。美日同盟新升级的特点是,美日分别作为全球性大国和地区大国在亚太地区对华推进双重战略竞争,美日防卫合作加强和实战化导向,美日同盟合作的领域更加全面,以及美日同盟对华竞争更具针对性。美日同盟升级牵动着亚太地缘政治的演变,朝鲜半岛局势陷入新一轮紧张之中,亚太地区的政治、安全问题更加复杂,地区冲突乃至战争风险激增,对中国的周边安全和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产生极大负面影响。中国需要努力发挥地区大国和国际社会负责任国家的作用,更加注重周边安全的风险监测和周边外交的深入开展,成为地区和平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落实全球安全倡议在地区的扎根,推动域内国家的命运共同体建设,维护周边安全和地区安全。
地缘政治视角下日本参与北极治理的新困境
陈起飞
2025, 39(1):  14-30.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25.01.002
摘要 ( 32 )   PDF (707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日本作为能源消费大国,其传统能源的进口与运输途径因中东等政治风险因素面临极大不确定性。北极圈内蕴藏的大量油气资源及北极航道的开通,对日本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同时,北极环境的快速变化也将对日本的气候、渔业、航运等多个领域产生显著影响。由于非北极国家的身份限制以及北极理事会制度上的约束,日本长期以来在北极治理事务中不能拥有决策权,遭遇着多重传统困境。俄乌战争爆发后,北极地区地缘政治结构出现了显著的分裂。一方面,日本与拥有更多北极航道掌控权及丰富能源的俄罗斯合作的停滞,以及与近北极伙伴中韩等国合作步伐的放缓,使其在实现参与北极治理的国家根本利益方面又陷入了新的困境。另一方面,日本虽进一步加强了与美国在北极安全战略方面的深度合作,并采取多元化立体参与治理模式积极与北欧诸国建立了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但这些举措对于日本解决新困境效果甚微,反而将日本推向海洋军事化的安全困境。
教育研究
“GIGA学校构想”:日本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举措与实施现状
谭建川
2025, 39(1):  31-44.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25.01.003
摘要 ( 59 )   PDF (670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以数字驱动教育变革已成为世界性主题。各国不断出台数字化发展战略与计划,全方位实施教育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日本自2019年推出名为“GIGA学校构想”的教育改革方案之后,不断提升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强学校数字化教学应用指导,完善师资培养及支持体系,取得一定成效。实施策略体现出重视教育公平理念、追求精准目标管理、强调教育应用指导、构建多元协同体系等特点。不过,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一系列问题,如设备使用出现地区差异、教师工作负担加重、对数字化转型存在认知误区、教育管理理念滞后等,体现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特殊性与复杂性。
日本“学校给食”的发展历程、现状、作用及启示
金海燕
2025, 39(1):  45-60.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25.01.004
摘要 ( 41 )   PDF (667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由当初个别学校作为应对饥饿儿童或受灾儿童起步的“学校给食”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日本学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义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学校给食”为处于生长发育旺盛阶段的中小学生提供了一份营养丰富又均衡且食品安全有保证的午餐,极大促进与保障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将食育与“学校给食”有机结合是日本教育的重要特征。“学校给食”既是食育的载体与平台,又是一本“活教材”,在食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中国开展学校食育的基础与前提,加快供餐制度建设乃当务之急。为此,需要转变观念,尝试把中小学生的午餐问题从家庭与社会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完善相关法律制度、规范实施细则,同时需要思考如何利用好学校供餐这个平台做足食育文章,开发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食育文化。
社会研究
日本女性天皇的历史传统、现实障碍与未来展望
龚娜
2025, 39(1):  61-70.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25.01.005
摘要 ( 42 )   PDF (563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日本女性天皇的问题既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又面临现实的法律和社会障碍。古代日本历史上共有8位女性天皇在特殊历史条件下继位,但随着明治时期《皇室典范》的颁布及战后修订,女性继承皇位被法律明确排除。实现女性继位的关键在于修改《皇室典范》,然而,自小泉内阁以来,尽管关于女性继位的讨论多次出现,但在政治稳定的考量以及传统保守主义的影响下,改革始终停滞不前。此外,民众对女性天皇的支持率始终保持高位,国际社会特别是联合国对性别平等的持续推动,也进一步凸显了这一议题的重要性。女性天皇的问题不仅关乎法律改革,还反映了日本社会在性别平等与传统文化传承之间的深刻矛盾与挑战。
战后日本女性就业政策历史演进研究
何玮,于雪凌
2025, 39(1):  71-80.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25.01.006
摘要 ( 37 )   PDF (816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日本于20世纪70年代起步入少子老龄化社会,为了应对由此引发的问题,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法律和政策。女性就业政策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变迁过程。其中,《劳动基准法》《勤劳妇人福祉法》《男女雇佣机会均等法》《育儿护理休业法》是最具代表性的法律文件。总体而言,日本的女性就业政策与时俱进,着力于改善女性就业状况,提高女性就业率,与此同时,也暴露出实效性、约束力亟须加强等问题。日本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女性就业政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值得中国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