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须知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被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期刊订阅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查稿
专家在线审稿
主编在线审稿
编辑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全年目录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服务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31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7-06-25
上一期
下一期
论著
从日本的离岛防御战略看西太平洋的海权博弈
廉德瑰
2017, 31(3): 1-9.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7.03.001
摘要
(
591
)
PDF
(1115KB) (
9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来中国海军编队不断进出第一岛链各国际水道和海峡的行动与日美不断举行的夺岛演习,反映了中美日围绕东海和第一岛链控制权的海权博弈现状,这种博弈实质上也是中国与美日围绕西太平洋军事主导权进行的战略竞争。文章从日本离岛防御战略角度分析了这种博弈的具体表现,特别是分析了该战略围堵中国的战略意义。离岛防御战略反映了日本防御重点由本土防御向离岛防御的转变,更反映了日本为了配合美国的亚太战略与美国一起遏制中国崛起,阻止中国突破第一岛链的战略企图,还反映了日本把防御重点放在西南诸岛的军事部署。离岛防御战略的实质是中美日争夺西太平洋海权的博弈。
离岸平衡理论视角下的日本对华制衡战略及其困境
张新平,李凌羽
2017, 31(3): 10-19.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7.03.002
摘要
(
873
)
PDF
(1138KB) (
8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离岸平衡手通常凭借其特殊的地缘位置,通过推卸责任、构筑均势等策略对大陆的潜在霸权进行制衡,维持大陆均势,保证和扩大自身的权力。随着中国的崛起,日本在安全上对中国遏制意识空前增强,并积极采取行动,形成对华制衡战略。在目前的亚太格局中,日本对华制衡所采取的行动符合离岸平衡手的一般模式,即在美日同盟的框架之下寻求推卸责任;借印度、东盟国家等在地缘上制衡中国,以从中寻求自身安全和权力增长;联合亚太众多国家和地区构筑包围中国的均势同盟。但日本的制衡战略也面临诸多困境,其制衡中国的目标并不能实现。中国应在准确把握其战略本质、充分认识其战略困境的基础上积极应对。
1919年前后期中日亚洲主义认识的变化
尹虎
2017, 31(3): 20-26.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7.03.003
摘要
(
633
)
PDF
(1107KB) (
3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19年前后期,世界迎来了政治体系重组的热潮,亚洲地区民族独立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也出现了新的景象。笔者将对这一时期中日两国思想家孙中山、李大钊、内田良平、北一辉、宫崎滔天的亚洲主义认识进行探讨,把握亚洲主义理论的变化倾向,阐明当时中日两国亚洲主义认识所处局面。
日本泡沫经济生成与货币政策效果的内在关联 ——基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
邓美薇1,张季风2
2017, 31(3): 27-35.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7.03.004
摘要
(
602
)
PDF
(2140KB) (
3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货币政策汇率及资产价格传导机制出发,通过构建SVAR模型分析日本泡沫经济生成与货币政策效果的内在关联。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为应对日元升值冲击而施行的宽松货币政策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对日元汇率、出口、产出的影响并不明显,货币政策的汇率传导机制受阻。但是由于宽松货币政策直接推高了资产价格,资产价格的迅速提高并没有带动投资以及产出的相应增长,资金良性循环过程被打断,资产价格对投资以及投资对产出的传导受阻,宽松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提振作用削弱,过剩流动性滞留资本市场,最终引发了泡沫经济的生成。鉴于此,中国应吸取教训,谨慎调控货币政策并且综合考量政策效果,合理防范资产泡沫膨胀以及积极引导创业、创新投资夯实实体经济基础等。
法币改革前后中日间的博弈与较量——以国家货币主权为考察视角
聂庆艳1 ,贺俊杰2
2017, 31(3): 36-43.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7.03.005
摘要
(
649
)
PDF
(1112KB) (
2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着力推进货币改革,维护国家货币主权。然而,这一改革却受到日本的阻挠。为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日本加紧对中国东北金融侵略,不断破坏中国货币主权。因美国收购白银所引发的白银风潮,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严重冲击。为应对危机,国民政府决定实施法币改革。出于策略方面的考虑,改革方案出台前对日严格保密。法币改革实施后,日本社会各界对此表示愤慨,认为此举是中国“抗日”的体现,于是,采用外交威胁、经济破坏、政治干涉等多种手段予以阻挠和破坏。对此,国民政府一方面坚持原则,坚定推进改革,一方面见招拆招,审慎应对。法币改革前后,中日间的博弈与较量,其实质是中国国家货币主权的维护与日本所谓“宗主权”之间的争斗。日本低估了国民党金融治理能力,错判了世界货币发展的趋势,最终在这场“货币战”中落败。
日本观光立国战略动态分析及其启示
杨秋芬,姜凌
2017, 31(3): 44-51.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7.03.006
摘要
(
818
)
PDF
(1678KB) (
7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03年,日本政府提出“观光立国战略”,旨在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与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外国游客,通过大力发展国际旅游业拉动经济增长,摆脱日本国内经济持续低迷的局面。在日本政府的努力下,旅游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成为日本支柱产业之一。之后,日本政府结合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及本国 “少子高龄化”社会情况,先后多次调整观光立国战略发展规划,使旅游业发展成为一项由中央到地方、产学研一体化推进、自上而下的全民运动。在对日本观光立国战略背景及战略框架探讨的基础上,归纳、分析日本观光立国战略动态发展主要层面特征,为中国旅游业发展提供参考。
明治维新前夕日本的开国贸易思想
许晓光 ,林同威
2017, 31(3): 52-58.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7.03.007
摘要
(
676
)
PDF
(1100KB) (
3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代日本在内忧外患之下,维持了两百多年的锁国制度逐渐走向崩溃,有识之士,开始反思日本的锁国体制的弊端,转而提倡开国贸易,以求发展国内经济,实现国家富强。其中,日本的传统思想家和启蒙思想家就开国贸易问题,从不同角度阐述自己的观点,出现了思想争鸣。
辽西马贼与日俄战争
潘德昌,李月明
2017, 31(3): 59-63.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7.03.008
摘要
(
599
)
PDF
(1072KB) (
7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日本在日俄战争中,公然无视清政府的中立条款,大肆侵越中立区,以锦州为中心,招募、扶植辽西马贼,进行间谍破坏和袭扰俄军活动。辽西马贼的活动构成了日本对俄作战的第二战场,不但牵制俄军、打乱俄军的军事部署,而且还保证了日军的海上补给线。辽西马贼是日本在日俄战争中取胜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
从明治立宪到民初立宪:宪法顾问有贺长雄的理论构想
李超
2017, 31(3): 64-72.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7.03.009
摘要
(
484
)
PDF
(1135KB) (
4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观弈闲评》体现了宪法顾问有贺长雄对民初立宪的理论及政体构想,但背后蕴藏有更深层次的基本理论和原则。他对民初立宪的种种设想,实际上不过是将民初立宪的政体参照视线,从共和制国家转移到君主制国家上,而且是将明治立宪作为效仿的对象。这些理论和原则,在他早年建构起来的宪法学理论体系中可以清晰地找到对应的原型,还可以进一步追溯到他宪法学启蒙老师石泰因的理论学说中。由于明治立宪20世纪初以来的走向,愈来愈偏离他心目中的立宪期待,于是他将这套理论及政体构想经过一番乔装打扮,寄托在了民国初期立宪上。
谷崎润一郎对日本传统物哀美的继承与拓展
雷芳
2017, 31(3): 73-80.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7.03.010
摘要
(
648
)
PDF
(1107KB) (
4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谷崎润一郎身为日本唯美派文学大师,经历了早期从嗜虐与受虐中寻求痛切快感的一系列尝试后,中后期转向探索日本古典美和东方古典美。他耗尽十年心血翻译古典名著《源氏物语》,沉浸于传统物哀的美学世界中,由此其大作《细雪》诞生。谷崎通过《细雪》继承并拓展了传统物哀美。没落贵族的悲凉,女性命运的不济,睹物伤怀的自然风情,无一不传承着平安时代的物哀美意识。同时,沿着情趣和构造的角度拓展了物哀美,创造了如艺术品一般外柔内刚的永恒女性并将其当作物哀美理念的感性显现;以生活定式的方式描写赏樱等活动,时间感、季节感以及希冀抵达古人审美境界的情愫凝结为程式化情趣,呈现为物哀美于现代的新面貌;发掘并拓展了物哀美的感受空间——阴翳,在明暗对比的幽暗世界中,交织着虚幻感、朦胧感和柔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