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30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6-10-25
    论著
    中日在稀有金属领域的战略博弈——兼评中国稀土产业政策效果
    方晓霞,杨丹辉
    2016, 30(5):  1-7.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6.05.001
    摘要 ( 552 )   PDF (1168KB) ( 6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日本本土稀有金属资源极度匮乏,但却是世界稀有金属消费大国和应用强国。随着稀有金属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应用日益广泛,中日两个稀有金属资源和应用大国在该领域展开了数轮博弈。为应对中国收紧稀有金属出口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日本综合运用技术、经济、政治、外交手段,形成了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市场化为基本导向、官产学联动的稀有金属保障战略体系,有效缓解了其国内稀有金属供给趋紧的压力,进一步巩固了日本在稀有金属全球价值链上的竞争优势。长期以来,中国稀有金属的资源优势未能上升为产业优势。借鉴日本稀有金属保障体系,应加快构建稀有矿产资源国家战略,推动稀有金属产业链向高端环节延展,切实维护国家资源安全。
    日本家庭牧场农牧业纵横一体化规模经营启示
    孙芳,丁满臣,白晨
    2016, 30(5):  8-16.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6.05.002
    摘要 ( 585 )   PDF (1275KB) ( 12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家庭养殖业面临成本高、风险大、产品质量要求高,以及污染物处理难等问题。所以,需要创新养殖业规模化经营模式。文章通过对日本北海道家庭牧场经营模式的调查分析,得出结论为:农牧业纵横一体化是家庭牧场经营的一种有效而理想的模式,该模式横向一体化是指以饲料饲草和肥料为纽带的种养业结合经营,纵向一体化是家庭牧场与加工企业、服务组织等联结的模式。并提出对策建议:引导农牧业经营主体采用横向一体化经营模式;鼓励农牧业经营主体采用纵向一体化经营模式;完善农牧业纵横一体化经营机制。
    对战后初期美国转变对日政策原因的再审视
    任立
    2016, 30(5):  17-23.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6.05.003
    摘要 ( 595 )   PDF (1166KB) ( 4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战后美日关系的变动,始终是影响东亚地区稳定的重要因素。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政策的重心经历了从改造到扶持的转变过程。这一转变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和原因,经历了曲折的转变过程,转变的直接结果奠定了之后的美日关系,且至今仍对东亚地区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存在着重要影响。战后初期影响美国转变对日政策的诸因素,并非先前中外学者所分析的平行并重,而是有先有后,有主有次,诸因素形成一个逻辑因果链,最终导致“旧金山体制”形成。在美国转变对日政策过程中,意识形态分歧和美苏大国间国家利益的博弈互为表里,时而契合,时而背离,但最终依归是各自的国家利益。所有这些对于预判目前东亚地区国际政治格局的走向和趋势、对于确立处理该地区国际事务的基调和对策是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的。
    江户时代武士阶层身份认同感的灌输——从仪式到教育
    丁诺舟
    2016, 30(5):  24-31.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6.05.004
    摘要 ( 472 )   PDF (1168KB) ( 6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江户时代是日本历史上身份等级制度极为森严的时代,武士阶层与其他阶层被有意识地加以区分。然而,阶层认同感并非与生俱来的,为了培养与强化武家子女的阶层意识,江户幕府利用幼年时期的“成长仪式”和少年时期的“教育”,无孔不入地展开灌输阶层意识的洗脑工作。武士阶层是江户幕府统治的基础,统治者凭借高明的手段,培养出了大批有着根深蒂固身份意识、自觉维护统治秩序的武士,使得日本在其统治下迎来了二百余年的和平稳定。
    江户时代“粹”的审美意识形成的社会背景
    徐金凤
    2016, 30(5):  32-40.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6.05.005
    摘要 ( 687 )   PDF (1181KB) ( 6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粹”主要是日本江户时期以遊里为舞台的一种审美意识概念,这一审美意识能在江户时代形成并定着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参勤交代制使江户发展成为新兴町人聚集、武士多、男性多的消费型大都市。江户的这一城市特点促进了遊里的兴盛,并催生了江户子、伊达等“粹”的审美意识的践行者。以洒落本、人情本为代表的遊里文学的盛行进一步加速了“粹”的审美意识在社会的推广与传播。元禄时期开始形成的“浮世”感在化政文化时期得以定型,并规定了以“粹”的审美意识为代表的化政文化的特征。
    女性社会价值评价与性别问题——以“谁是日本社会的女性人生赢家”为例
    刘畅
    2016, 30(5):  41-47.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6.05.006
    摘要 ( 615 )   PDF (1126KB) ( 3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章通过以“谁是日本社会女性的人生赢家”为议题分析了现代日本社会对女性价值的评价标准。日本社会对成功女性的评价存在“家庭角色(妻子、母亲)+α”这样一个模式。文中对该模式的形成及其反映的女性性别问题进行了具体的阐释。日本社会对女性“赢家”的评价表明了家庭角色实现是女性成功的首要条件,其次才是女性社会性贡献及价值的内容。
    武田泰淳的中国战争经历与战争反思
    冯裕智
    2016, 30(5):  48-53.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6.05.007
    摘要 ( 571 )   PDF (1158KB) ( 3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武田泰淳是日本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战后派作家,二战期间作为辎重兵参加了日军的侵华战争。武田泰淳根据自己的战争经历创作了多部战争题材小说,同时还写下了大量的战地纪行、日记和信札,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日军侵华的暴行,并对侵华战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反思。通过研究武田泰淳的中国战争经历和战地作品,可以窥视以武田泰淳为代表的日本知识分子战争前后对华态度的转变以及对侵华战争的反思。
    《上海》——“保守”还是“前卫”
    奚皓晖
    2016, 30(5):  54-63.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6.05.008
    摘要 ( 599 )   PDF (1195KB) ( 5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横光利一1928年上海的跨界旅行,是透过经济资本在上海造成的地区性断裂来表达全球资本一元主义与平民主义知识分子"淳朴的自活"之间的紧张。作为革命理想主义的"芳秋兰"与价值虚无主义的"宫子"共同构成参木心态"表里一体"的一个圆。横光透过"参木"这个形象,流露出通过主动的虚无主义来回归日本传统伦理共同体这一激进的民粹主义意图。
    大伴旅人《赞酒歌》的文化解读——兼与李白酒诗的比较
    徐臻
    2016, 30(5):  64-71.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6.05.009
    摘要 ( 675 )   PDF (1178KB) ( 6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解读日本奈良时期著名和歌人大伴旅人的代表作《赞酒歌》十三首的构造、诗语、主题思想,认为《赞酒歌》并非单纯停留在对汉文典籍个别词句的借用,组歌的主题不仅反映了大伴旅人对《世说新语》任诞篇中“竹林七贤”的推崇和向往,还折射出佛教无常观、儒教道德伦理、老庄道家思想等思维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通过将《赞酒歌》与李白的酒诗进行对比,发现二者之间既有思想文化上的同源性,又有情感抒发上的相异性,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正在于二者社会身份地位和时代背景的不同。
    《蜻蛉日记》的一人称叙述视角
    楚永娟
    2016, 30(5):  72-80.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6.05.010
    摘要 ( 598 )   PDF (1188KB) ( 3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蜻蛉日记》作为日本女性日记文学的嚆矢,采用了同故事叙述的一人称叙述视角,历史现实中存在的真实作者及其写作叙述行为,以及展示在文中经历事件的“我”的行为,是同一个主体在不同次元上的表现。《蜻蛉日记》虽然是回顾性叙事,但主要以经历故事时的经验自我的有限视角进行“即时”叙事,并融入大量内心独白与细腻的心理描写,表现出生动的临场感与真实感。同时又在不经意间偶尔穿插故事讲述时叙述自我对事件以及“经验自我”的解释或者评论,经验自我与叙述自我双重聚焦,或分离或重合,使第一人称叙述者—人物“我”的形象逐渐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