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须知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被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期刊订阅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查稿
专家在线审稿
主编在线审稿
编辑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全年目录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服务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31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7-02-25
上一期
下一期
论著
战后日本人公私观的变迁
王猛
2017, 31(1): 1-9.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7.01.001
摘要
(
795
)
PDF
(1018KB) (
5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战后日本人的公私观经历了三次变迁。战后初期,随着封建色彩浓厚的近代天皇制及家族制度的解体、“灭私奉公”观念的淡化、以及自由民主人权意识的上升,私的立场得到重视和强调。经济增长时期,现代化的企业组织成为日本新兴的共同体,日本传统的主从关系支配下的拟家族式的序列等级制,以及 “恩情”与“奉公”的伦理融入企业制度中,日本人的奉公对象普遍指向企业,公的意识高涨。泡沫经济破灭后,终身雇佣制的传统企业经营模式受到冲击,个人能力主义上升,对企业的忠诚意识弱化,重视家庭及个人之私的趋势抬头。与此同时,对爱国心的强调、以及在国家之公与个人之私之间构筑社会公共层面的呼声,体现了日本人公私意识的新动向。
和辻哲郎“风土论”与“伦理学”内在关系探析
耿子洁
2017, 31(1): 10-15.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7.01.002
摘要
(
977
)
PDF
(1004KB) (
7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和辻哲郎(1889年-1960年)是日本著名的伦理学家、哲学家和思想家,其核心思想有两个重要分支:风土论和伦理学。《作为人间学的伦理学》(1934年)与《风土——人间学的考察》(1935年)的最终出版,标志着和辻哲郎思想的初步形成。风土论与伦理学两者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在早期风土论的相关论述中,和辻哲郎的核心哲学结构仍停留在“意向性结构”,直到在伦理学领域逐步确立自己独特的“间柄”结构,完成了从意向性结构到间柄结构的转向,他才完成了自己对风土论的修改。但是风土论与伦理学面临着许多质疑,笔者认为,如果说风土论是以伦理学为方法论来对世界各民族及其文化进行理解的产物,那么风土论的问题就反映了作为其理论基础的伦理学中的根本问题。
日本近现代宗教团体立法沿革及理念的变迁
黄晓林
2017, 31(1): 16-22.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7.01.003
摘要
(
761
)
PDF
(999KB) (
6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日本近现代宗教团体法自明治政府的神道国教化政策开始,经历了明治宪法、宗教团体法、日本宪法、宗教法人法的制定与修改,迄今已有近150年的历史,立法理念经历了重大变迁:信仰自由权利不断扩大,政府排斥、压制宗教的权力逐渐缩小,最终确立了信教自由、政教分离、圣俗分离的理念。这一变迁是宗教事务发展变化的必然要求,更是日本对压制信教自由政策给个人、社会所带来的痛苦的反思,代表了社会文化、人类精神自由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日女大学生就业、婚育及家庭意识比较研究
崔迎春1,普书贞1,张哲晰2
2017, 31(1): 23-33.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7.01.004
摘要
(
1037
)
PDF
(5008KB) (
11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在中日两国大学进行的问卷调查数据,对中日两国女大学生的未来理想生活模式、就业、婚育及家庭意识做了实证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日本女大学生对未来理想生活模式的看法虽然呈现多样化发展,但她们不认为应该像男性那样为承担养家责任而就业,同时在分担家务及育儿劳动方面,男性仅仅作为女性协助的意识也没有改变。而中国女大学生作为社会职业角色的责任感较强,在就业、婚姻、家庭等方面的性别平等意识高于日本女大学生,但她们仍重视自己未来作为母亲的角色,在工作与育儿产生矛盾时,选择后者的可能性较大。
日本公民馆社会功能的重新审视与评价
丁诺舟,张敏
2017, 31(1): 34-40.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7.01.005
摘要
(
769
)
PDF
(1002KB) (
7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公民馆是极具日本特色的社会教育、社会福利机构。在设立之初只承担社会教育功能,发展至今,已成为灾害来临之时的避难场所与防灾训练的中心、居民发展区域自治的主要舞台、传承和塑造地域文化、对外传播区域信息的发信源、与文化、艺术、体育等各团体进行合作的中心环节,发挥着增强区域凝聚力的作用。日本的公民馆敏锐地观察着日本社会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新矛盾,极力在自己的管辖范围之内寻求问题的解决途径。公民馆在社会福利体系中的地位、发挥的作用及社会影响都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酷日本”——从媒体热词到国家战略
熊文莉
2017, 31(1): 41-48.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7.01.006
摘要
(
657
)
PDF
(1022KB) (
10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02年“酷日本”一词开始流行,起初该词只是作为日本现代流行文化的代名词备受瞩目,但是后来“酷日本”逐渐成为彰显日本魅力的符号。在这一过程中,“酷日本”清晰地呈现出了从媒体热词上升到日本国家战略关键词的发展脉络,并且其内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具体的文化产品到日本的生活方式以至日本人的价值观最终无一不被“酷日本”囊括。在日本政府的大力推动之下,“酷日本”逐渐发展成为集拉动日本经济增长、凝聚日本人精神、激发日本民族主义想象为一体的有力手段。“酷日本”现象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并进行认真分析。
日本江户时代的基础教育研究
赵世海1,景华薇2
2017, 31(1): 49-56.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7.01.007
摘要
(
712
)
PDF
(1005KB) (
8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日本江户时代的教育问题一直都是江户时代研究当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事实上江户时代的教育是从胎教开始的,而且特别重视成人之前的幼儿及青少年教育。江户时代涌现出基础教育发展的势头是在江户时代中后期随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城市为中心普通民众日益受到冲击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江户时代的社会稳定需要家庭以及家庭所在地区也要参与到基础教育中,全力共同培养社会需要的德才兼备之士。可以说,这是一种官私学堂、家庭、地区三位一体,联合而开放的教育模式。江户时代的基础教育思想非常具有现、当代意识,解读并研究该思想对中国现代社会基础教育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战后日本智库的发展及其启示
刘双喜
2017, 31(1): 57-65.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7.01.008
摘要
(
651
)
PDF
(1237KB) (
5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日本智库虽然较欧美智库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势头强劲,在经历了开创起步、发展升级和稳中求精三个阶段后,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官方智库、准官方智库、企业智库、民间智库、大学智库等五大类型,具有显著的自身发展特点和独特的组织运营机制,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智库体系,为其他国家智库体系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人们”的空想与“屯子”的现实——以野川隆小说《前往屯子的人们》等为例
赵海涛
2017, 31(1): 66-72.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7.01.009
摘要
(
706
)
PDF
(1017KB) (
6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前往屯子的人们》是日本作家野川隆早期的创作小说,描述了日本调查员在伪满洲国开展合作社工作的情况,尤其是日本人与村民交往的情节在以往研究中多被认为是展现出有别于其他作品的、难见的些许温暖。文章以该作为主要考察对象,兼顾同时期其他三部作品,结合日伪时期东北开展的兴农合作社的历史事实,重新讨论这部小说中意味深长的“屯子”的现实和“人们”的空想,解析二者在伪满洲国的空间里互相碰撞,在貌似平静的表象下掩盖着的不可调和的民族矛盾的实质。
“女性王国”的建构与崩塌——论日本女性杂志《女人艺术》
李炜
2017, 31(1): 73-80.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7.01.010
摘要
(
750
)
PDF
(1022KB) (
7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女人艺术》是1928年7月由长谷川时雨创刊的综合文艺杂志,由于从编辑到撰稿人全部为女性而被评论界批判为“女性王国”。这个“女性王国”的建构,不仅为昭和初期的女性作家提供了发表的平台,将林芙美子等一批新人推上文坛,同时也为日本女性在政治及文化领域争取权利提供了言说的舞台,在昭和文学史及昭和女性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如若围绕《女人艺术》上登载的评论文章及文学作品等主线透视“女性王国”从建构到崩塌的整个历程,不仅可以从中管窥到昭和初期日本女性的精神诉求及社会追求,同时还能勾勒出当时日本女性主义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