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长海.试析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游击战术思想的形成和发展[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4(3):34-36.
[2]何立波.在苏联秘密整训的东北抗联[J].党史博采(纪实),2008(7):14-17.
[3]徐静,王芳.不熄的火种——东北抗联教导旅[J].黑龙江档案,2006(1):56-57.
[4]吕志贤,张太勤.抗联三路军“野营”整训期间的小部队抗日活动[J].世纪桥,2004(4):47-48.
[5]高代红.东北抗联第五军妇女团的抗日斗争[J].龙江党史,1998(1):38-39.
[6]朱姝璇.简述东北抗联第2路军的西征[J].军事历史,2012(5):33-38.
[7]娄晶,崔宏.抗联第一路军后期的艰苦斗争[J].新长征,2011(7):19-20.
[8]李志军.东北抗联三军、四军联合作战期间的活动特点[J].世纪桥,2000(6):15-17.
[9]李跃新,罗平汉.论苏联出兵东北对东北根据地建立的历史影响[J].史学月刊,1999(3):77-83.
[10]赵俊清.东北亚反日本法西斯力量的聚结及其历史意义——兼论东北抗联与苏联远东军的关系[J].学术交流,1995(5):124-128.
[11]董丹论.朝鲜民族在东北抗日斗争中的贡献[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10):95-96.
[12]沈凤山,王建瑜.抗联里的一位日本战友——为反战而献身的福间一夫[J].党史纵横,1999(8):23-24.
[13]闫弘宇.浅析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特殊形式的根据地[J].军事历史研究,2004(4):64-66.
[14]朱兴义,王婉玉.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建立与丧失[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99(6):16-20.
[15]吕志贤.东北抗日联军的八道林子、南北河后方基地[J].黑河学刊,2004(6):125-126.
[16]黑龙江省档案馆编研处.东北抗日联军在黑龙江境内作战纪实[J].黑龙江档案,1995(4):9-12.
[17]孙文政.齐齐哈尔抗日斗争史的历史地位[J].理论观察,2010(6):82-84.
[18]李龙.齐齐哈尔江桥抗战战场的调查报告[C].江桥抗战及近代中日关系研究(上),2004(8):66-88.
[19]张淑贤,唐晓天.由“江桥抗战研讨会”引发的思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7).
[20]于永奎.东北抗日联军诞生地——汤原[J].中国老区建设,2014(12):56.
[21]姜秀华,史伟,张蓓.抗联一路军在辑安[J].兰台世界,1995(9):19-20.
[22]马守芹.东北抗日联军三进呼伦贝尔[J].世纪桥,2012(11):36-40.
[23]于佰春.东北抗联移师苏联雅斯克的经过[J].世纪行,2002(12):12-15.
[24]吕春.移师雅斯克的东北抗联将领们[J].文史春秋,2005(5):11-13.
[25]李倩.沦陷时期日本在吉林建立“集团部落”剖析[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3):88-93.
[26]于连荣.杨靖宇在哈尔滨的革命活动[J].黑龙江史志,2005(4):41-42.
[27]郭渊,王静.杨靖宇与南满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创建[J].东北史地,2007(6):47-52.
[28]吴祖鲲,王航.杨靖宇在长白山地区的主要活动[J].东北史地,2013(4):71-74.
[29]尚金州.杨靖宇与东北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J].沈阳干部学刊,2013(5):44-45.
[30]张鹏一.杨靖宇早期游击战术的形成及影响[C].东北抗联史学术交流会文集,2011(10):521-528.
[31]戴伟.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领导的里岔沟突围战[J].黑龙江档案,2013(4):138-139.
[32]杨瑰珍.日军部分头目谈杨靖宇遇难[J].党史文汇,1995(11):18.
[33]韩博,王海毅.抗战前杨靖宇的两次入狱经历[J].湖北档案,2011(1):40-41.
[34]贾永洋,杨迎杰.关于杨靖宇研究的两个问题的探讨[J].世纪桥,2012(16):16-17.
[35]王丽.试论马占山与两海抗战[J].大连近代史研究,2007(1):192-199.
[36]刘翠萍.马占山将军驻陕北哈镇期间的抗战事迹及遗迹考[J].榆林学院学报,2011(3):37-40.
[37]刘焕明.马占山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J].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4):46-48.
[38]刘强敏.马占山的延安之行[J].黑龙江档案,2002(1):61.
[39]贾文华.从江桥抗战到四巨头建国会议马占山心理分析[J].绥化师专学报,2001(4):83-85.
[40]高虹.马占山抗日、降日、反日过程析[C]//江桥抗战及近代中日关系研究(上),2004(8):199-207.
[41]于宁宁.论1931至1932年马占山的对日交涉[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74-76.
[42]王希亮.马占山会晤李顿调查团代表补考[C]//江桥抗战及近代中日关系研究(上),2004(8):185-191.
[43]邵宇春.评述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与抗日名将马占山之关系[C]//江桥抗战及近代中日关系研究(上),2004(8):168-173.
[44]张晓刚,邹圣婴,翁盛强.战后日本学术界对东北抗日联军研究综述[J].日本问题研究,2016(4):27-34.
|